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片段,某某做了出格的事情,有辱家风,家法伺候。我们只是大概知道家法是在家里实行的规章制度,那么家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家法他是一家之主为了统治族人而制定的一套规则,而家法伺候就是在古代某位族人犯错后使用惩罚的工具(比如戒尺)惩罚子女或者奴婢。很多家族都有一套严苛的家法,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一些家族的家法吧。
《玉山张氏家规》:若弹唱赌博,游食江湖,俱非正术,慎宜戒之。
不可赌博不可弹琴倒还勉强能接受,连去外面吃喝游玩也禁止,再也不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了 。
《李氏族规》:又隶卒贱役,例不准子孙与考,凡组中子弟虽至贫困,应不准当差。违者
黜之勿齿。
某李氏:不准当衙役,因为这是奴役下等人的职业。
侵删
《朱氏祠规》:若游手好闲、习优人末伎,或投充仆隶,及流入邪教,不准入祠。
某朱氏:不准当艺人,现在的明星风光无限,受人追捧,可是在古代艺人却被人看不起
《谢氏家训》:蚤起夜眠,闻犬吠声即起。
某谢氏家训:狗叫了就要起床,主要是防止盗贼进入,在古代安全形势比现在严峻得多。
新时代的修谱选择:金信云族谱,金信云族谱是一款家谱族谱制作软件,他完美解决了传统修谱的弊端,让你告别传统线下编修族谱大工程。
侵删
展开全文
《杜氏家法》:妇人无故夜哭者,跪香
安徽某杜氏家法:夜晚无缘无故哭的妇人,得罚跪。太难了,受委屈晚上偷偷哭还不可以。
《郑氏规范》:子弟未冠着,学业未成,不听食肉
浙江郑氏家规:要年龄满20岁而且成绩优异才有的肉吃,简直是学渣的噩梦。
侵删
中国传统的家法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处理家庭关系,另一个是家族成员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培养问题。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增加、社会人口的发展、世代同居的大家族的增加,一份维持家族运转的成文法规变得越来越重要。“家法”一词始于汉儒治经学,《后汉书·儒林列传》载,东汉刘秀因爱好经术,“五经博士,各以家法传授”,师之所传,徒之所受,无敢一字出入,以一家之言,独特之学,向弟子传授其学的做法即为“家法”,亦即“师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法新解成为礼法的同义词,变成了调整家庭内部关系的规范。家法不仅宣扬了传统礼治思想,也配合了国家法律的实践,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礼法结构。知道了家法是什么,那么你们家族的家法是什么呢?
声明:本文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