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仿生学基本要素
3.1 仿生需求
3.1.1 需求驱动
3.1.1.1 生存需求
3.1.1.2 健康需求
3.1.1.3 军事需求
3.1.1.4 发展需求
3.1.1.5 精神需求
3.1.1.6 兴趣(爱好、好奇心)需求
3.1.2 科学推动
3.1.3 任务促动
3.2 仿生模本
3.2.1 生物模本
3.2.2 生活模本
3.2.3 生境模本
3.3 仿生模拟
3.3.1 模拟内容
3.3.1.1 形似模拟
3.3.1.2 功能模拟
3.3.1.3 耦合模拟
3.3.2 模拟方法
3.4 仿生制品
3.4.1 非生命的仿生制品
3.4.2 包含生命组件的仿生制品
3.4.3 具有完整生命的仿生制品
3.5 仿生学要素间的关系
3.1 仿生需求
3.1.1 需求驱动
人类进行的仿生活动,发生的仿生行为,大多是受人类各种需求,如生存需求、健康需求、军事需求、发展需求、精神需求、兴趣(爱好、好奇心)需求等的驱动,成为仿生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3.1.1.1 生存需求
远古时期人类生存需求:鸟巢到建造房屋;动物的角、牙、骨到狩猎工具;蜘蛛网到渔网;鱼到船。 上古到中古时期人类生存需求:飞蓬草到车轮。 近现代人类生存需求:电鱼到伏特电池;鱼鳔到潜水艇;蝙蝠到声纳;苍耳到尼龙搭扣;蜻蜓翅痣到机翼平衡棒。
3.1.1.2 健康需求
古代人类健康需求:电鳗电疗;曼陀罗到麻沸散;五禽戏。 现代人类健康需求:医学仿生和药学仿生。
3.1.1.3 军事需求
古代军事仿生:兽皮到盔甲。 近代军事仿生:耐热海螺到士兵盔甲;海豚皮肤到鱼雷表面。
3.1.1.4 发展需求
感知更强:视觉、听觉、触觉仿生。 功能更强:减阻、脱附、自洁、耐磨等。 运动更好:仿壁虎机器人等。
3.1.1.5 精神需求
建筑、服饰、美学、音乐、舞蹈等。
3.1.1.6 兴趣(爱好、好奇心)需求
好奇心孕育伟大发现,想象力铺就进步阶梯,洞察力开启创新航道。
3.1.2 科学推动
微生物鞭毛驱动;水的氢键网络构型。
3.1.3 任务促动
军事任务促动等。
3.2 仿生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