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蛇体型中等,紫棕色的蛇身,具有若干朱红色的环纹,最明显的是它的头部,白色的三角形头部具有相当特异的观赏性。广泛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份以及西藏甘肃等地区,虽然是在缅甸首次发现的,但世界上大多数的种群都在我国境内。

虽然是蝰科蛇类,具有前管牙类型毒牙,属于血循环毒素,其毒性较为温和,如果不是被咬到致命部位如血管之类的一般不会构成生命危险。此蛇也是被认为“绝食之王”令人头疼的蛇类,欧美国家一些科研机构想引进饲养,几乎全军覆没。在我国已被列入易危动物。

此蛇的形态和白头缅蝰的区别主要在头部,我国境内分布于西藏南部地区和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国外主要分布于缅甸和越南北部。黑头缅蝰蛇数量极其稀少,国内对它们的研究也很少,仅见于分布地的描述。也是我国列为易危动物。

这个亚科我国境内只有两个属,一个是圆斑蝰属和蝰属,也就只有三种蛇类,泰国圆斑蝰、极北蝰和草原蝰。

泰国圆斑蝰 又称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南方省份和台湾地区。最开始此蛇在我国境内被认为是圆斑蝰,其实我国分布的只有泰国圆斑蝰,模式标本在泰国。此蛇非常的奇特,头部较大,三角形,身体的前端较小,后端粗大;尤其具有一个奇特蛇类没有的特点,大鼻孔。蛇的身上布满圆形的斑纹,像一个个小铜钱,因此也被称为“金钱斑”。

喜欢出没于平原、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开阔田野,草丛中。行动迟缓,在我国的伤人事件并不多,也就集中在云南,福建等地。不过这蛇在国外比如泰国名声相当大,在当地被认为是伤人事件最多的蛇类,它的毒液非常恐怖,含有血循环毒素和神经毒素,被咬者伤口肿痛,且不断的出血,伤口周围的血液会凝固,跟果冻一样;严重者会导致其他脏器出血,肾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稍微严重的患者即便是经过治疗后,也会造成自身脏器不可逆转的伤害。也被很多人谣传,误认为是“肾亏蛇”,“改嫁蛇”等。泰国当地的红十字会还专门研制出了对付它的蛇毒血清制剂,命名为“卢氏蛇血清”。

我国的蝰属蛇类只有两种,即草原蝰和极北蝰,这两种蛇类的分布区域都比较靠北,外形也相似。

生活在草原和山区海拔较高的稀疏林地,视野开阔的干草原等。背面灰褐色,背脊有黑褐色的纵纹,腹面黑褐色。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地区的草原地带,国外见于蒙古,伊朗和中亚地区等。主要以草原上的啮齿类和蜥蜴类动物为食。

和草原蝰外形相似,体型长度半米左右,吻端钝圆,躯干粗壮,背面灰色或橄榄黄色,尾末端通常黄色。这种蛇类在我国分布于吉林省和新疆境内,多生活于温带、寒带的林区和草原以及沼泽地等。在我国的研究极少,仅限于一些零星的分布地报道。而国外对这个物种研究广泛,是欧洲出现的为数不多的毒蛇,在一些国家甚至是保护动物,也有人工繁育成功的尝试。

国外分布范围极广,横跨俄罗斯到欧洲,甚至北极圈都有它们的分布区域,是唯一在北极圈内出现的蛇类。在英国是唯一分布的毒蛇。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已被列为濒危动物。

(喜欢的感谢点赞,转发和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