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步久了,速度总是会下降?这是不是所有跑步者都无法避免的“宿命”呢? 咱们先从身体变化说起。年轻时,心肺功能强、肌肉紧实有力、核心稳定,一口气跑个五六公里不费劲;可随着年龄增长,心肺耐力下降,以前跑步呼吸均匀,现在跑两步就喘得厉害;肌肉慢慢流失,抬腿都觉得沉;核心力量变弱,跑起来身体容易晃。就像开了多年的车,零件慢慢老化,再想风驰电掣可就难了。 与其硬撑着和年轻时的速度较劲,不如放慢脚步,听听风声,感受跑鞋与地面接触的节奏,反而更舒服。 心态的变化也影响着跑步的速度。刚开始跑步时,憋着一股劲儿追求速度和距离,下载各种跑步APP记录数据,朋友圈打卡晒配速、秀里程。但渐渐地,你会发现跑步早就不只是为了追求速度和距离了。当你独自奔跑在清晨的街道,或是傍晚的公园,耳边只有风声和脚步声,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下来。这时候,跑步成了享受宁静的时刻。 大多数人坚持跑步,并不是为了站上领奖台,而是希望身体更健康,心肺功能更强,遇事更沉稳,做事更自律。想明白这些,速度和配速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跑步慢慢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早上不跑上几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出差在外,行李箱里也得塞双跑鞋。 其实,“越跑越慢”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代表着我们对自己身体的接纳,不再盲目和年轻时的状态较劲;也说明我们对跑步有了更深的理解,懂得享受运动带来的平静与快乐。下次跑步时,别再盯着手机APP上的配速焦虑,试着放慢脚步,感受风吹过脸庞的清凉,听听自己的呼吸节奏,说不定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毕竟,能一直跑下去,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