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东汉

尺寸:通高198厘米

来源:1990年绵阳市何家山2号东汉崖墓出土

收藏:泸州市博物馆

整体由红陶树座、青铜树干、枝叶等共29个部件衔接扣挂而成,叶片甚薄,厚约2毫米。树座分两层,上层为圆雕雄狮,狮背立筒形圆柱,以插钱树;下层为五马浮雕。树干中空,高约1米。树冠分七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两层的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及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二十四片枝叶,向四方伸出,大多以方孔圆钱为边饰,以人物神兽为主题内容,有龙首、朱雀与鹿、象与象奴、璧等图案。其中璧是祭天的礼器,在墓葬文化中有“天门”之意,在此应为升天之意。而其它几层的仙人瑞兽图像也象征着不老或是飞升成仙。居于第二层的西王母,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王母娘娘,位于树身顶饰的核心位置,反映了制作者强化摇钱树升仙的意图,体现了汉代人渴望长生不老,升仙的追求。叶片上所铸圆形方孔钱,是取其外圆内方之形以示天圆地方之意,象征着天与地。叶片外侧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可能代表天上的太阳或其他星辰。

这株摇钱树出土时叶片、树干、数座拆分放于一处,其早期悬挂方式为出土后的初步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摇钱树研究的深入,摇钱树的悬挂方式有所改变,于绵阳市博物馆摇钱树陈列采用了最新研究成果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