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傣族舞蹈基本功训练

目录

傣族舞蹈概述

基本动作

组合练习

1.傣族舞蹈简介

2.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一、傣族舞蹈简介

我国的傣族人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将其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傣族舞蹈。

除孔雀舞之外,傣族舞蹈还包括祭祀性舞蹈、武术性舞蹈等形式多样的舞蹈种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傣

族人们的生活环境犹如世外桃源,人们的生活淡然自得,白日劳作,晚饭后大家一起唱着歌、跳舞,一起分享一天的劳作成果与内心的喜悦心情。

舞蹈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舞蹈犹如他们的生命,这体现了傣族人们与舞蹈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增强了舞蹈本身安详、舒缓的氛围。

一、傣族舞蹈简介

二、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傣族舞蹈的动作虽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既有潇洒轻盈的“篾帽舞”,也有灵活、矫健、敏捷,且充满阳刚之气的“脚鼓舞”刀舞”“拳舞”等。

在孔雀舞的表演中,节奏时而缓慢单一,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快速多变,动作灵活跳跃,感情狂放而豪爽。

傣族舞蹈以特有的“三道弯”的造型特点,以及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特有的表演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第二节基本动作

1.基本形态

2.基本动作

3.基本动律

平掌立掌托掌

一、基本形态

(一)基本手形

屈掌提腕掌鱼手形

一、基本形态

(一)基本手形

一、基本形态

(一)基本手形

冠形孔雀嘴

一、基本形态

(二)基本手位

平展翅

高展翅

低展翅

一、基本形态

(二)基本手位

低展翅

双合翅

一、基本形态

(二)基本手位

侧展翅

合抱翅

基本脚位有正步位、丁字步位、之字

位、踏步位(包括小踏步位、中踏步位和大踏步位)和八字位(包括小八字位、中八字位和大八字位)。

一、基本形态

(三)基本脚位

二、基本动作

(一)手部基本动作

1.翻腕

先屈掌(或立掌),然后由里向外转动手腕成立掌,再由外向里转动手腕成屈掌。注意:翻腕时动作要有韧性,屈掌和立掌时要有停顿。

2.掏手

双手手心向下,手掌摊开四指并拢,虎口张开,做由里向外掏出的动作,大拇指翘起向旁。

3.揉手

双手从腕部提起延伸到指尖,腕部和指尖之间的关节活动如波浪式推进。

二、基本动作

(二)肩部基本动作

1.碎抖肩

两肩交替前后快速抖动。

2.单耸肩

单肩上下耸动,重拍在下。

3.双耸肩

两肩同时上下耸动,重拍在下。

二、基本动作

(三)基本步伐

1.平步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叉腰。

第1拍前半拍两膝有韧性地略屈后伸直,

同时右脚勾脚,右小腿快速向后踢起,后半拍右脚落地,双膝略屈。

第2拍前半拍两膝伸直,同时左脚勾脚,

左小腿快速向后踢起,后半拍左脚落地,双膝略屈,两脚交替向后踢起。

二、基本动作

(三)基本步伐

2.点吸步

准备动作:双膝略屈,后半拍右脚勾脚向

后抬起。

第1拍右脚用脚掌或脚跟轻点前之字位、

旁之字位或后丁字位、后之字位的任意位置,身体右倾,左腿半屈。

第2拍右脚迅速向上吸起,左脚伸直,右脚落小八字位,双腿下屈,后半拍左脚向后抬起。

3.踮步

准备动作:以右脚为例,左踏步准备。

前半拍右脚原地或向某方向上步,全脚落地随即屈膝,同时左脚离地。

后半拍左脚单点地,右脚离地,用右脚推动左脚原地或向某一方向上步。

二、基本动作

(三)基本步伐

4.跳踮步

准备动作:以右脚起步为例,右丁字步准备。

第1拍前半拍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同时上身转向8点方向,右手向2点方向推成屈掌,左手于左胯成屈掌;后半拍左脚原地踮步1次。

第2拍双手翻腕成立掌,同时右脚原地再踮步,左脚离地,准备下一步左脚起步。

5.碎点步

单脚快速连续做踮步。

二、基本动作

(三)基本步伐

三、基本动律

(一)正步起伏步

重拍均匀、缓慢地向下沉,下蹲的时候脊椎要垂直,不能前倾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要缓慢,和下蹲时一样。

(二)旁点起伏步

下沉的时候出右胯,双膝向下弯,左膝叉住右脚的膝盖,上身向左,头向右看;反方向动作时出左胯,右脚点地向左腿压,这个时候左腿是主力腿,重心都在左腿上,出胯的时候上身不能前倾后仰,应保持正直,顶出右腰,头向左看。

一、手位练习

(一)准备动作

正步位站立4拍,起伏步变跪坐。

(二)动作组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