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是这个低头的小伙子,在看到宋林静的第一眼,就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娶她。”
他开始“厚着脸皮”接近她,排练最累的活儿他抢着干,只为在结束后能陪她走几步。
他写情书,一封一封,连信封的背面都不放过;他没钱买花,就在纸上画出玫瑰。
宋林静笑着说:“那时候他穷得连袜子都是补丁摞补丁的,但他让我安心。”
可她的父母却完全不能接受,他们数次找于和伟谈话,甚至放话说要断绝关系。
可宋林静没有退缩。她第一次顶撞父母,只为一个还在地下室熬夜背台词的男人。
之后,于和伟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他背着铺盖卷南下读书,她留在东北独自熬着长夜。
他们靠一周一封信维系感情,有时信没寄到,宋林静就守着邮筒掉眼泪。
她说:“他不浪漫,但他每一封信,都会认真写上‘亲爱的林静’,哪怕只是汇报一下今天排了几场戏,我都觉得幸福。”
1996年,于和伟毕业,身无分文。他在剧组跑龙套、演小偷、扮士兵,最多一天换五套戏服。
他领到的第一笔片酬是400元。他就是用这400块,向宋林静求了婚。
没有仪式,也没有亲友,婚礼的“喜糖”是一包五毛钱的麦丽素。他们租住在石库门老房子,天花板漏雨,厕所共用,一人洗澡,全楼听响。
但她从未嫌弃过。他们每天早上一起挤公交,他送她到车站才敢转身离开。
他演戏回来晚,她总是给他热好饭菜。他们最大的奢侈,是月初去菜市场买一块猪肝。
2003年,机会终于来了。于和伟凭借《历史的天空》中的反派“万古碑”一炮而红。
这个形象阴狠的军阀角色,让观众记住了他,也让制片人纷纷找上门。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专车、助理、团队。
可随之而来的,还有绯闻。
尤其是与王丽坤的合作被炒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传言称他“已婚身份不明”。
宋林静没有回应任何质疑。她一如既往地照顾家庭,像什么也没发生。
朋友问她:“你不生气吗?”她笑了笑:“我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够了。”
风暴过去后,于和伟在采访中说:“林静一直没放弃我,我凭什么放弃她?”
这些年,于和伟成了国民演员,角色一个比一个出彩,演艺事业如日中天。
但宋林静始终选择站在台下,从不参与他的发布会,也不在红毯上露面。
他挑剧本,她给建议;他被骂演技油腻,她第一个冲上去安慰。
有人说她“吃亏”,甘愿在丈夫身后做隐形人。但宋林静说:“我这一生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嫁给了他。”
在这个物质先行的年代,我们常常习惯问:“她到底图什么?”
可或许真正的答案,是一句很简单的话:“图他对我好,图我们一直在一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